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22日第09版
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快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双创”也开始向更高层次、更广泛的领域发展,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立足点由各种优惠政策提供转向营商环境优化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面对“双创”升级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职业院校要努力对原有职业能力开发体系进行优化,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水平,把培养大量适应“双创”环境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
首先,要培养目标升级。随着“双创”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以某一特定专业技能为主的基本职业能力已不能适应现今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被一种高于专业技能的综合职业能力所取代。综合职业能力的特点是,当职业岗位或劳工组织发生变化时,从业者不会因为原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再适用于新岗位需要而茫然失措,而能够在变化后的职业环境中重新获得新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职业院校要将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质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这四种能力是综合职业能力分别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层面的综合反映,它将有利于职业院校大学生在未来创业或就业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其次,要教学模式推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实践教学模式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要以工作项目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实践课程进行开发,要根据某些具体工作项目来设计编制实践课程大纲,其主要特征是强调教学的现场性和知识的综合性。二是要对项目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把实践教学中所用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按教学目标要求整合成为若干综合性知识模块,然后依据项目的操作步骤对各知识模块进行组合和优化。三是有效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鼓励学生在某种特定的学习任务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包括项目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及模拟教学法等。
再其次,要师资力量提升。在“双创”升级驱动下,职业院校要积极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以加强学生创业实践和动手能力。这无疑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院校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这决定了职业能力开发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均存在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偏弱的特点,因此必须在增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知识能力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打造一支具有全面、高素质能力的职业能力开发师资队伍。可通过加强青年教师业务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及从企业中聘请兼职实践课教师等方式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以满足职业能力开发师资队伍的需要。
最后,要实践基地扩容。为进一步提升“双创”基地对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带动作用,促进“双创”更加蓬勃发展,教育部提出要推动校企示范基地深度合作,双方共建面向特色产业的实训场景,加快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目前,职业院校普遍面临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除了购买或租用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外,可探索与企业合作建立一种新型联合培养人才机制,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提升学生创新、实践及创业能力,以人才培养单位与就业用人单位互利共赢为原则,不断拓宽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合作教育机制,确保实践教学的科学性与创新性发展。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升级和社会分工速度的加快,外界工作情境不断发生着变化,职业院校毕业生需要在不同职位与工作环境中转换,而综合职业能力是适应现代职业情境所必需的能力。作为一种持续性、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职业能力开发不是单指某一项技能的开发,也不仅有一个开发主体,它是由学生个体、职业院校及企业等多个开发主体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开发活动,而职业院校无疑是职业能力开发最重要的主体,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职业能力开发体系将成为职业院校需要长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它也是帮助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新经济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创业和就业的重要路径。
(作者:天津外国语大学 赵锦 李名梁)